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174)
意哥儿已经瞧见了前面那么多排队的百姓了。
一道如冰泉般清冽的声音响了起来:“大家在我这里排队,一个一个来。”
意哥儿终于明白了这股味道从何而来。
街上新开的糕点铺子旁已经围满了不少的人,意哥儿抬眼扫了过去少说得有四五十个,有不少人已经在戚长夜的面前排起队来。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其实并不好组织,但戚长夜站在这里也没有人胆敢闹事,一个个地乖巧无比地站成一排,睁着眼睛直勾勾地瞧着面前的枣糕窗口。
戚长夜他们选择的时间正好,恰是在第一锅枣糕刚刚出锅的时刻,等他们正式将铺子开张直接就能开始售卖。
一大板棕红色的枣糕被从烤箱里取了出来,赵岁岁稳稳地像割豆腐般在上面划了几刀,便将其给分割成了大小相等的枣糕块儿来,这一板枣糕一共能切出三十块整,看着似乎数量不少,但其实也卖不出几个顾客,好在他们一次能烤出好几板来,不至于刚开业就卖得精光。
他家枣糕六文一块,与其他的糕点相比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实惠的价格,毕竟里面放了牛奶和糖。这次的倒是没有添上坚果,毕竟那东西不好买是一回事,处理麻烦又是一回事,且这玩意的成本也不低,要是添加到枣糕里面枣糕的单价怕是得再提上一两文去。
能来这条街上的客人大多手里都有些闲钱,多了未必能拿得出来,但花几文钱买上一块糕吃还是不成问题的。桐哥儿个小,坐在门后的椅子上帮着赵岁岁数着铜钱,岁哥儿则忙忙碌碌地用油纸打包,戚长夜则守在外面管理秩序——毕竟他家铺面的位置实在是小,几十个人排成长队少不得要挡到别人家的铺子门前,总得有个人在外面看着。
意哥儿犹豫地看向长队,这队伍倒是一直在动,可不断地有人“闻味”加了进来,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赵岁岁已经卖出一板枣糕去了,奈何队伍非但没有变短反倒是人数更加多了起来。
有人觉得不过是件新鲜吃食犹豫着只买了一块尝尝,买过以后也没有走远,站在旁边顾不得烫就掰了一块塞进了嘴里,这一尝便瞪大了眼睛,入口甜腻绵软不说,还带着枣子独有的香甜气息,汉子几乎立时就断定自家的夫人孩子都会爱吃这东西,说不定连掉了牙的老太太都能抿上几口!
同样有正排队的人连声问他味道究竟如何值不值得等,汉子根本顾不得回答,三两口地将嘴里的那块给咽了下去,随即直冲向队伍末端重新开始排了起来。
他虽没有应声回话,但这行为却已经是最好的回答了。
戚家的还未成婚的小夫夫都是认真做事的人,每一个环节步骤都格外认真,用料足火候好,又是整个镇上甚至整个县里都独一份的生意,能不红火就怪了,意哥儿纠结地看了看一旁的布坊,又摸了摸自己的私房银子,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呢身边就快步走过了一人,正是刚刚买到了枣糕的一个夫郎。
他手里面拿着用油纸包裹着的红枣糕,边走便将裹好的包装给拆开一角,似乎也是想像刚刚那汉子一边当场在外面吃上几口,他在意哥儿的身边走了过去,拆开的枣糕蒸腾的热气勾的意哥儿止不住地咽了咽口水,他终于也不再犹豫,径直跑向了枣糕的队伍。
他才刚刚跑进了队伍里面,之后便又多出了两个人来,意哥儿不由得暗自庆幸还好自己跑的够快,否则不知还要多排上多少时间!他眼巴巴地看着面前的队伍龟速前进,终于快到自己面前时……却听到了个格外绝望的声音。
“抱歉抱歉,这锅枣糕全卖出去了,各位客人若是想要需得再等上半盏茶的时间。”戚长夜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刚刚那一炉枣糕出锅以后他就第一时间放进去了几板新的,饶是这样也没能续上。
外面顿时开始有人抱怨起来,戚长夜回头瞧了一眼,岁哥儿的面前已经空了,旁边倒是放着一块他刚刚太忙碌一不小心切坏的枣糕,戚长夜进屋取了刀子过来,几下过去就将枣糕切成小块,随即又用小托盘装着插上竹签:“久等了,这是店里送的试吃。”
他切块小,主要是怕切大了有人分不到反倒会更加不满,不大一块轻轻一抿便不剩下什么了,反倒更是将人的馋虫给勾了起来,意哥儿就是其中之一。
还没等到尝出味道那一块便已经下到肚里了,嘴里只剩下那股勾人的香甜味道,馋的意哥儿恨不得直接站到队伍前面将锅里的全部包下,本只想着买上一块解解馋的,这下要买的数量都多上了不少。
娘亲奶奶都给买上一块,他和姐姐也得要,这就得是四块枣糕了,可是人家店里买五送一……那还不如买上五块,这样还能多上一块。
本只想要买上一块的意哥儿愉快地改了念头。
……
戚长夜想到了生意应当不会太差,却没想到会好到这样的程度,屋子里面一共装了三个烤箱,三个烤箱同时工作却也招待不过来门前这些等待着排队的客人,越烤香味越大,香味越大客人越多,门口那些排队的客人只多不少,眼睁睁地瞧着门前积蓄起了一条长龙最终排到了隔壁的墙下。
但隔壁两家却丝毫不恼——
有些客人可不是孤身一人来街上的,这种排队留一个人便足够了,其他人刚好可以四处走走,像是门前的三个姑娘。
三个姑娘一起来的,其中一个在门前排队,另两个便想着去到周边的店里逛逛打发时间,这一逛就买走了几件东西,还有人排累了想着坐下歇会儿,戚长夜那头没有位置,这不都得进到他们店铺里面吗?这可是被糕点铺子白送来的客人!人家排队借你点地方怎么了?反正他们门面都大,根本就挡不到他们的店门!
况且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瞧着那头荒芜冷清的未必会走过来瞧瞧看看,可若是看着这头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大多数人都会瞧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上午连往这头过来的客人都比平时多上了不少,总有那么几个会去其他铺子里面逛逛看看的,届时这些店老板们再在门口吆喝上几声……等入了夜,关了店门点了烛火看看今天的销售账目,家家都比前几日要涨上一些!
更没人在意排队的人多挡地方的那点事儿了!
起初戚长夜还能在门口维持秩序,桐哥儿还能在一边帮着数钱,到了后面两人早就忙的脚不着地。
短短一上午的时间过去带来的枣糕泥就用了大半,戚长夜不得不现场在后面搅和起了枣泥蛋清,一锅卖完等着下一锅出锅的空闲间隙里赵岁岁也过来帮着他们一起忙活,又过了将近一个多时辰带来的柴火也烧了个七七八八——他们这铺子从开业到现在灶里的柴火就一刻没停过,戚长夜借着看炉子的理由将烧柴的活计接了过去,趁着一大一小都在干活的功夫从空间里顺了一些柴火出来添到灶里,如此这般可算是一直忙活到了下午,待到最后一点材料也全部卖完,几人可算是能关上窗户松口气来,直到这时门口还有姗姗来迟的赶过来的买枣糕的镇民呢!
戚长夜在门口挂上休息的牌子,进屋便将大门掩住,如此才能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来。他这一下午净在那里打发鸡蛋了,冷不丁地停了下来连指尖都有些颤抖,角落里堆了满满一桶的鸡蛋壳子,戚长夜甚至都不太清楚自己这一天究竟和了多少枣泥出去。
赵岁岁也说不出话,不顾形象地坐在一边呼哧呼哧地喘了半天,至于桐哥儿那小家伙……早就如条咸鱼一般躺到角落里的箱子上去了。
亏得他现在个头还小,能整个人都躺在箱子上面,若是等他再长大上几岁怕是就只能坐下休息了。
因着今天第一天开张的缘故,岁哥儿特意穿了一身新做的衣服,早上出门时还是一个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每一根发丝都被仔仔细细精心束在脑后的小哥儿,现在却有些灰头土脸的后背上都忙出了汗水,他和戚长夜各自坐在一张椅子上一语不发地对视了一会儿,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先有了动作,赵岁岁蓦地笑出了声,戚长夜也弯起了眸。
其实这卖枣糕的活计并不忙碌,今日这般不过是他们第一次弄毫无经验、且低估了镇上百姓的购买能力预估错了应当准备的原材料数量所导致的,不过这问题不难解决,忙活上几日心里面就有了定数,知晓了以后应该准备多少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