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生存日记(7)
摄影师倒是一直夸奖鼓励,还说一些笑话,想让孟初放松下来,但没什么效果。孟初感到很愧疚。
“好了,”几番调整后,摄影师比了个OK的手势,“来挑照片吧。”
孟初如蒙大赦,赶紧戴上眼镜,和付关山走到屏幕前。
摄影师放大图片的一瞬,孟初怔住了。
照片里的人,和自己长得……不太一样。
平常,会说他好看的人,只有服装店店员。众所周知,这是世界上最不能相信的夸赞来源。
但如果是照片里的人,那倒还值得夸一夸。
能把他拍成这样,真不愧是业界典范。
“谢谢,”孟初说,“拍得比本人好看多了。”
付关山很不满:“这是什么话,你本来就好看啊,耐看的那种。”
孟初笑了笑,无论是否真心,愿意夸他的人,他都很感激。
不过嘛,耐看这个词,不就是用来形容不够好看的人吗?从来不会有人形容孟寄宁是“耐看”。
摄影师很快修完图,把结婚照交给他们。
付关山戴上墨镜帽子,跟孟初一起走出工作室。早上的凉风一吹,定了型的头发像钢丝一样,根根分明。路边匆匆而过的上班族们,偶尔有几个回头看了孟初一眼。
他抬起手,摸了摸精致的发型,用眉笔修饰过的眉毛。
又有一个人扭头注视着他。
孟初不自觉地低下头,用手拨弄头发,直到它们变回原来的样子。
长短不一的头发散落在前额后,他舒了一口气,感觉到安全。
因为晚了一天,成功避开了阴历阳历的好日子,民政局人不多,他们很快过完了手续。唯一的延迟,就是工作人员在看到结婚照时,震惊地抬头,盯着付关山看了一会儿。
走出大门,孟初向付关山道别,转身往另一边走去。
付关山惊诧地几秒没反应,随即一个激灵,叫住对方:“你往哪走?”
孟初看了看指示牌,又看了看结婚对象:“地铁站。”
“你为什么……”付关山望了一眼经纪人给自己租的车,确定它真实存在。
“你不是要飞香港吗?”孟初说,“林大和机场在反方向啊。”
“我又不赶时间!送你去大学再折回来也来得及啊!”
“那不是绕了很远的路……”
这人说得对,头发不吹干容易头疼,他现在就头疼。“所以之前你愿意坐我的车,是因为顺路?不顺路就不坐了?”
“我只是怕你麻烦……”孟初觑着他的神色,转身回来,“那谢谢你。”
付关山长叹一口气,觉得肺泡都要瘪下去了。
孟初坐上副驾驶,又小声说了“谢谢”,时不时还用余光偷偷打量他。
付关山没好气地伸出手:“手给我。”
“为什……”
付关山一把攥住孟初的手腕:“话真多。”
孟初于是不说话了,盯着掌握在别人手里的一部分肢体,有些紧张。
付关山打开储物格,拿出一个盒子。
“Bvlgari,”付关山慢慢把戒指套上他的无名指,“还是你们有个论坛也叫这个名字?”
孟初盯着戒指细碎的光,付关山短暂松开他的手,给自己套上戒指,然后又攥住他,双手交握。
“你的手很漂亮。”付关山说着拿出手机,对准两人的手,拍了张照。
孟初没意识到手微微有些发颤,肌肉早僵硬了。“这又是做什么?”
“发朋友圈啊,”付关山瞟了他一眼,“昭告天下,我从此退出市场了。你也得发一个。”
“我不发朋友圈。”
付关山瞪着他,好像他是个外星人。
“觉得没什么必要,”孟初说,“而且也不会有人关注我。”
付关山刚想说什么,又觉得多余,把话咽了回去:“我把照片发给你,你看着办吧。”
孟初小幅度点了点头,觉得结婚很多流程都是对方操办的,严谨遵守礼仪,说:“谢谢,费心了。”
付关山瞟了他一眼:“如果这么想感谢我,那就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从现在开始,”付关山抬起他的左手,拇指抚过戒指,“除非它阻碍电路设计研究的发展,不准摘下来。”
第5章 好人
【好人:文艺作品中,百分之九十九是这类主人公,另外百分之一,是号称“黑莲花”“恶人”,但其实也很善良的主人公。<例句:作品常用伤害坏人来凸显主人公并非好人,但惩罚坏人就是好人的一个属性。>】
手上多了一圈金属,日常有了些微妙的不同。
打字的时候,调试仪器的时候,整理教案的时候,手指与温热金属的摩擦,时时刻刻提醒他,他的独身生活结束了。
这导致孟初时不时望向无名指。
真奇妙,过往二十多年,他从未想到有一天,他能不再孤身一人。
即便只是浮于纸上的契约,只是徒有其表的婚姻,有这样一个“存在”,也足够了。
不过,这种快乐总是无法持续。时不时地,学院群里就跳出消息(传来噩耗),打断这个美妙的感觉。
市科技局项目的评审结果出来了。
孟初估计里面不会有自己的名字,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打开。
果然,入选的是两个八几年的教授。
项目等级不过市级,资金不过五万。说真的,看到金额的时候,孟初连写本子的动力都没有。五万,就够学生的劳务费,还要他劳心劳力写报告、交申请,一层层审批。
读博的时候,导师的项目动辄上百万,这点钱怕是只够交实验室的电费。
然而,在林大这个平台,纵向项目大多都是这个等级。
就这样,还轮不到他。
科技局这个项目,所有申请人要先在学院PK一次,通过后,再由学院推荐人选。
那么,学院选人的标准是什么呢?
自然,科研能力是一部分,人脉、资历是另一部分。
很显然,孟初在后两个都不占优势。他的人际能力接近于零,又是新教师。
白费了工夫,有些可惜,但也只好接受。他关掉群聊,决定忙起来,冲淡内心的沮丧,于是起身走向走廊尽头的办公室。气象仪项目的验收日期快到了,大老板——也就是付关山的小姨——想找他了解一下进度。
这条路一向暗藏风波,因为途中会路过院长和书记办公室。
孟初一面在心里祈祷,一面放轻脚步。
不幸的是,墨菲定律永远会在最糟糕的时候生效。就在他快要逃离雷区时,院长走了出来,亲切地叫住了他。
孟初在心里叹了口气,停了下来。他真不想在3月就做年终总结。
“孟老师,”院长笑容可掬,“最近在忙什么项目?”
孟初一一做了汇报,院长配合着他的叙述点头,最后拍了拍他的肩。
“年轻人,大好时光,前途无量,要有冲劲,千万别听现在鼓动的什么躺平,那东西害人不浅,”院长说,“多去会议,多社交,多积攒人脉。你起点那么高,院里很看重你啊。”
真看重的话,那个科技局的名额能不能给他?
孟初附和着院长的话,心里涌出无奈。
院里以为,他既然是三清博士,自然有相当的人脉积累。那么,最好不要消耗学院本来就有的资源,而是通过自己的交际圈去争取项目,为学院带来价值。
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想给他钱,但希望他给学院搞钱。
每个东家都想空手套白狼,但他们高估了孟初的交际能力。
不过,既然院长这么说了,他只能尽力想办法。
告别院长,孟初迈着比来时更沉重的脚步,走向大老板的办公室。
眼见要够到门把手了,突然,一声炸裂的怒吼传了出来。“你成天脑子里装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