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逃(133)
123章开始补结尾!123章开始补结尾!123章开始补结尾!
觉得断在这里不行的小可爱可以去看一下后记(纯甜保证纯甜he)
我看我还能不能再搞个后记出来(哐哐撞大墙)娃娃是吴善婆给徐微与做的那个,李忌出来以后找到了它,所以即使颜祈将徐微与眼睛挖了也不影响李忌跨国追妻。只是现在第一徐微与不再被同化,第二回到祖国大家庭调查局震着,李忌没法胡来。我觉得这就是he,我想不出不崩人设还能he的其他方式了,原谅我浅薄呜呜呜呜呜呜
下一个番外更民国寡妇篇,快速完结,我要被他俩折磨死了嗷嗷嗷嗷嗷嗷我一开始真的只打算写二十万的短篇啊
第88章 番外3:民国寡妇篇
没当寡妇之前的恩爱小夫妻。
初秋,临安城里仍是一片绿意,湖光山色秀丽如春,不见半点颓势。去年虽然闹了旱,但江南富庶,城里大户聚堆,面上看,市井街巷依旧是一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一辆驴车停在同仁堂门口,赶车的婆子抬手收了鞭子,她身后,一个留着麻花辫,身穿靛蓝倒大袖上衣,青黑长素裙的丫头从车上跳下来,几步跑上台阶,“王叔。”
药店的掌柜闻声抬头,“哦”一声笑了起来,“是满桂啊,你妈呢?”
被叫做满桂的丫头往旁边一让,“喏。”
掌柜于是看见了坐在驴车上的婆子,招手朝她问好,“陈妈,好几天没见了哦,李二爷回来没?”
临安城富庶,但有头有脸到能让满城人都知道的大户却没几个,李忌占一位。
和其他早就在本地定居的世家大族不一样,李家本家到现在还聚集在离临安城四十多公里的三河镇,因李老太爷是清末举子的缘故,整个镇连下面三五个庄子的地都是李家一家的,是当地唯一的地主。
李忌是李老太爷的大儿子的小女儿的独子,也就是目前李家当家人——李老爷子李回钧的外孙,在李家第四代中排行老二,所以临安城里的人都叫他李二爷。
没人能确切说清李忌为什么要搬出来住,只听说他十一岁那年父母死了,没过多久就一个人带着家产和佣人去了上海。后来又辗转在宁波东三省之间,靠着低买高卖赚了一笔又一笔,本钱厚了就开始做军火交易,和各地的军统头子都说的上话。年纪轻轻家财万贯,说不定比李家本家还要富。
城里来了新的大户,第一个凑上去的就是牙婆。按正常想法,这李二爷虽然自己带了几十号人,但置办安家,总得买些女佣人。就算店里都让伙计打理,后宅也得有姑娘婆子,总归,不能小子们去洗太太小姐的内衣吧。
结果牙婆一问才知道,李忌居然没结婚。
江南这一带不比沿海,民风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十六岁男孩戴冠,女孩梳髻,接下来就是相看人家,订婚结婚,城里像李忌这样拖到二十四五还没定人家的几乎没有,当家的就更不可能了。
一时间,不少人蠢蠢欲动,都想借着姻亲给自己拉一个有实力的女婿。
但李忌谁都没理,把宅子打理好,留了一拨人看家,剩下的直接带走,南下广东。
这一去就是三年,再次回来时正值隆冬,离除夕只差两天。城里去外面打工的做活的全都回了家,从街头到街尾,每间屋子都挤得满满当当。
就在这个时候,众人听见了密集的马蹄声。
打开窗户往外瞅,只见十几匹高头大马拉着车排成一列,由人赶着一辆接一辆踩过黄土路。车上全是封好的箱子,七七八八,得有上百个。李家在城里有一个布庄一个杂货庄,其中几辆车就由人引到店面后卸货,剩下的全都赶进了李宅。
哪怕箱子里装的是草,这些马也得好多银子啊。
但转念一想,众人又觉得不对。近几年各地都乱,大户有钱一般会兑成银票随身携带,防止自己被劫匪军头子盯上。李家这位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箱一箱大张旗鼓地往家运东西?
立刻就有好打听的凑到李家门房那儿去问。
箱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呀?李二爷又去哪儿发财了?
相处了几年,李家的下人和这临安城里的基本混熟了,大家也不讲先来后到,全都按当地的相处。门房喜气洋洋,不跟来人打马虎眼,直接说了。
“东家在外面娶了太太,除夕带回来,那些箱子里装的全是我家太太的家具台面、衣服首饰。东家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大红包,估计回来还得发喜金。到时候,你早早来门口喊好话,多拿红包啊。”
有钱拿谁不高兴,过来打听的人当即高声恭贺了几句,门房笑着打趣他。
“哎。”那人笑了会,随口问道,“你家太太是哪的人?我让我丈母娘给你们留意厨子。”
南北方饮食差距很大,吃惯了一地的食物,很难一下扭成另一个地方的,所以外地来的大户人家一般要备好几个厨子。
门房愣了下,摸摸下巴“嘶”了一声,“这我还真不知道。”
“我听回来的人说,太太原本也是书香门第,但改朝换代那会南边不是争地盘嘛,他家人就死绝了,剩他一个跟着流民往北逃。本来是想去北平的,说是那儿有亲戚,结果路上让我们东家遇着了。”
来人一边听一边点头,某一刻突然觉得有点奇怪。
跟着流民往北逃?
皇帝被推翻以后南边确实打了好几场,但一个书香门第出来的娇小姐,怎么可能在家人亲族全都死绝的情况下,跟着流民往北逃?那不得被……
他悄悄睨了门房一眼。门房是个毛头小子,想来没什么经验,一点不觉得自己说的话暗含内情,依旧滔滔不绝地。
“太太认字,还会算账,东家给他一口饭吃,雇他当了账房。”门房笑眯了眼睛,贼兮兮地放低声音,“逃难的时候大家都脏兮兮的嘛,到商队里一收拾,那脸,那身段,全都露出来了。好看得跟仙女似的。”
“我们东家当时就呆了,一开始还装君子,把太太要到身边管账,后来直接挑明了,成天缠着人。”
来人好奇,“有多好看?白不白?”
“具体什么样儿我不知道,但肯定白啊。”门房扬声增加自己话的可信度,“你想,我们东家那眼光,城里的小姐,外面的农家女商家女,他看上过谁啊?所以我家太太肯定是个大美人。”
……大美人是大美人,就怕是个肉观音狐狸精哦。过来打听的人面上点头应和,心下嘟囔。
都说男人最了解男人。当初临安城里的大户急着要把女儿嫁给李忌,一是为了他的身家,二是看他的长相。这样一个又有钱又有貌还谁谁都看不上眼的爷能被什么样的女人拿住?
不敢想,真不敢想。
两日眨眼就过,李忌娶妻,回来要发喜金的事像蒲公英一样传遍了全城。正好除夕,大家都闲着,好事的一早就翘首等在了外面。
天快黑的时候,城门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高呼。
“李二爷回来了!还开了车!”
临安城的城门是前朝留下来的,十几米高,因着没人修缮,侧面上面长满了草木,唯独两扇红门隔几年就刷一次,看着还算新。
在过去的百年间,这两扇门间走过无数百姓,上千顶轿子,但第一次过车。如血的夕阳中,一辆黑色的福特车就这么缓缓穿过城门,碾过碎石子驶进了临安城。
本来,等着李忌回来发喜金的也就是些穷苦人家,毕竟大过年的,有钱人懒得去贪这点小便宜。但一听说有汽车,不管是谁全都走了出来。
这东西他们之前只听过,在报纸上看过,实物还是第一遭碰。
前年陈家少爷从上海回来,带回来一只照相机,相熟的几家借来借去,照了好些照片。后来纨绔子弟爱炫耀的本性上头,自己玩不够,还要拿出去给城里其他人看。大家伙那叫一个惊叹连连。陈少爷就说大城市不仅有照相机,还有车,是一种自己会动的铁箱子,不像火车那样冒着黑烟,不需要轨道,随开随走。
原来长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