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玄幻灵异>

难逃(189)

作者:只雀 时间:2025-05-02 22:55 标签:强强 破镜重圆 现代架空 克苏鲁 高岭之花 大冒险

  站在医院对面的人行道上往上看,是人医用了四十多年的老门诊楼,总共十七层,典型的苏联式建筑。
  据说当年刚刚建成时外墙的窗玻璃都是深蓝色的。后来陆陆续续缝补,直到去年省政府下决心拨款整修,才真正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现在,整个门诊楼跟香港那边的什么银行总部大厦一样。
  苏枝晓一手拎包,一手快速往嘴里塞包子,正巧这时对面红灯变绿,她快步挤进人流,随众人一齐朝人民医院走去。
  “完了完了完了……要迟到了……”她嘀嘀咕咕,三步并两步跑上台阶,侧身在旁边的打卡机上贴了一下。机器感应到她大衣里的工作牌,蓝光一闪。
  “滴——欢迎回来。”
  听,是牛马开始干活的声音。
  苏枝晓跑过问诊台,朝员工用电梯奔去。这个时候,白班医生还没有到,走廊里寥寥几个护士都是才过来换班的,她们往苏枝晓身上看了一眼,见怪不见地收回目光。
  苏枝晓也没和她们打招呼,径直进电梯,按下十六层——
  电梯门缓慢闭合,上升。
  “叮”
  苏枝晓看了眼电子屏,五层。
  电梯门打开,一个心外科的医生走进来,看见苏枝晓时稍稍愣了下,下意识朝她一点头。苏枝晓也朝这位王医生点头。
  “您昨晚也夜班啊。”苏枝晓顺口问道。
  王医生看脸才四十出头,头发却已经没了一半,剩的半拉中还夹杂了不少白发,带一副无框眼镜。苏枝晓和他搭话他才腼腆地点头笑了笑,伸手按了十一层。
  “那个,苏医生。”王医生偏头温和地问,“你们上次让我去看的那个病人,恢复得怎么样了?”
  苏枝晓“哦”了声。
  也是稀奇,人民医院每天能接待三千多号病人,王医生一句“你们上次让我去看的那个”,苏枝晓就能立刻精准定位到人。
  “他已经能下床了,你不用担心。”
  王医生摇头,神情很认真,“他的病情很奇怪,我老师前几天也在念叨他。他那个心脏的瓣膜质地跟果冻一样,最好做个整体检查。”
  叮一声,电梯门再次打开,苏枝晓保持着微笑,“王医生你到了。”
  王医生还想再争取一下,“你能不能让我接手那个病人,我最近的课题就在研究肌肉纤维。”
  苏枝晓直接上手把他推了出去,猛按关门键。王医生泪目扒门。但苏枝晓是谁啊,用力把人手掰开,维持着得体的笑容朝王医生摆手,“我早上还有个会,就不说了哈。”
  王医生:……
  SCI的希望就在眼前,他却不能去触碰,这种痛——宛如当年他和他北大毕业的亲亲老婆齐上阵鸡娃,连鸡九年,初三却发现女儿连升高中都困难,眼看就要去读职高。
  王医生委屈地扭头往办公室走。也巧,走到半路时,中间的楼梯间的隔断门正好被人推开,一个头裹蓝底翠鸟纹丝巾的老太太顶着副大墨镜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见到王医生,老太太把墨镜往头顶上一推。
  “小王。”
  “啊?”王医生一愣,反应过来以后赶紧打招呼,“哦,老师。”
  “怎么啦?”老太太走过来拍他,“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累就赶紧去睡一会,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让人叫你。”
  已经在医院干了十多年的中年牛马显然已经很习惯目前这种非人的工作强度了。王医生摇摇头,脸上满是愁容,“我刚才碰到顶层的苏枝晓了。我跟她说我还是想去见见那个病人,她不愿意。”
  老太太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你还没放弃啊?”
  王医生:“当天您也在,您也看见了。那个病人的心脏一开始甚至是半透明的,果冻质地,病灶清晰可见,如果——”
  “我知道。”老太太举起一根手指侧点王医生,王医生嘴微微张着,几秒后闭上。
  “但是不要插手他们顶层的‘病人’。小王有些事你可能不了解。”老太太往上一指,“最上面那两层的人跟咱们医院没关系,是某个特殊的国家部门,不知道为什么跟市里要了两层楼做办公室。而且你也不应该直接叫小苏的名字,人家是正经副处级干部。”
  王医生:……
  啊?
  苏枝晓吗?
  天天拎着个蓝色厚嘴唇子胖头鱼卡通包上班的那个?
  号称心外科两把刀的刘院长摆手,半是玩笑半是语重心长,“不该咱们管的事不要凑过去多事,你晓得他们办公室是干什么的啦。很危险的。人家要我们帮忙的时候,我们积极主动,坚决服从安排,人家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消失啊。他们很忙的,你不要去增加人家的工作量啊。”
  “知道了吧。去休息吧。”
  与此同时,苏枝晓这边。
  “——叮。”
  电梯停在十六层,苏枝晓走出电梯,迎面就是一个约四平方的白玻璃房,头顶两侧钢条上十二个摄像头都亮着红点显示工作中。苏枝晓走到大门前,将脸凑到向内开口的方格里,手放在旁边的验证台上。
  吱——
  验证台自动开始扫描掌纹,同时,一些小白团子从金属方格的另一侧跑过来,贴到苏枝晓的脸上。
  小白团子像极了半透明的汤圆,没有五官,没有手脚,却会噗叽噗叽地跳跃——
  显然,人民医院的十六十七两层是国家非常规环境及生物调查总局的苏省分局,而这些小白团子是分局的看门狗。
  它们看似没有嘴巴,其实全身都是嘴。那些半透明短毛是它们的舌头和密齿。
  通过刮下并品尝人体表面的皮屑毛发,这些里世界生物可以验证来人身份。如果不是它们认识的人,小白团子们会果断地开启绞肉机模式。据外勤组说,刚抓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它们撑得跟巨型白刺仙人掌一样,刺还会到处甩,非常之克苏鲁。
  因此,基于它们恐怖的战斗力,优秀的实用性,调查局高层工作人员及部分领导开会决定,赐名——芝麻。
  因为芝麻开门。
  而且芝麻馅汤圆在国内接受程度最高。
  这个名字包含了调查局上下对其的殷殷期盼,希望芝麻同志恪守社会公德,尊重上级,团结同事,充分融入调查局这一大家庭,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芝麻们缓缓退开,有些不甘心似的,和刚才火急火燎跑过来的样子完全不一样。苏枝晓干笑了两声,估计它们是在遗憾她不是假的。
  指示灯转绿,苏枝晓伸手推开门——
  大晴天,阳光透过玻璃将走廊照得亮堂堂的,同事们种在窗台下的百合已经露花苞了,估计再有一个星期就能上色。
  苏枝晓走到自己种的薄荷前面,揪了几片叶子,往茶水间走去。
  电梯正对大厅,往左是各个化验室观察室,往右先是茶水间,再之后是几个诊室。
  十六层的的茶水间连通三个休息室,是非常老的设计。苏枝晓才进去,就看见正对茶水间的一号休息室里已经有了人。
  她脚下不禁停住。
  那是个约莫二三十岁的青年,皮肤冷白,五官极其出挑,从侧面看过去,眉骨与鼻梁线条彰显着其优越的骨像,上唇唇形正中却又带了个不明显的唇珠,一下子减少了整体的清冷感,即使只是坐在那里都有种让人自惭形秽的魅力。
  初秋,气温还没有降下来,调查局里开着空调,温度对于普通人来说还好,对于大病初愈的患者来说就有点冷了。
  所以这人穿着局里发给他的蓝白条纹病号服,外面又披了件奢牌风衣,放松地靠坐在沙发里翘着腿,电脑放在大腿间,肩宽腿长腰线细窄,露出的一截手腕简直白得发光。
  苏枝晓不禁看了眼自己的小麦皮。
  ……
  不,她一点都不羡慕。她一个外勤人员没有和非洲人一个肤色已经是无数管防晒霜壮烈牺牲的结果了,做人不能太贪。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